-
04
2023-02
政策|《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电子〔2022〕18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进。能源电子产业有效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 -
04
2023-02
储能|新型储能、共享储能写入多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球双碳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相关的行业是未来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最有爆发力的领域。据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3亿元左右。此外,公开统计数据显示,如各地新型储能规划的项目全部到位,按照新型储能平均每GW造价40亿元计算,四年内将新增投资额将达到1500亿元。继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之外,新型储能、共享储能成为各省、市级政府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储能列入了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浙江、广东、重庆、四川和青海10省区2023年政府... -
04
2023-02
前瞻|《2023中国与全球化报告》解读全球化智库(CCG)在近日发布《2023中国与全球化报告》,从中美关系、乌克兰危机、国际金融体系、“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数字经济、气候变化与等十大角度,梳理并预判了2023年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报告有哪些重要信息,竞泰帮你解读。|中美关系或迎来稳定窗口期《2023中国与全球化报告》认为,2023年,中美关系或迎来新的稳定窗口期,双方在曲折中规避双边关系进一步下滑。经过数年调整和布局,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朗之处。2023年中美关系或将到达历史新节点,迎来新的稳定窗口期。双方仍将谨慎地开展互动和... -
04
2023-02
前瞻|23年电网投资将超5200亿!日前,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辛保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3年公司要加大投资,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我国已向全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可再生能源中的主力军——风电、光伏的总装机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国家能源局明确表示,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一半,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经历新能源的大爆发,可再生能源将不再是电力消费... -
04
2023-02
新能源|2023,光伏银浆的龙头地位能继续稳固吗?光伏作为高度内卷的行业,电池技术领域更是竞争激烈。N型电池(代表路线TOPCon、HJT)相较于目前主流的P型电池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技术路线,而N型电池对银浆的单位用量更高。随着N型电池产业化并提升渗透率,银浆需求增速或将高于光伏行业整体增速,尤其是受益技术迭代的TOPCon银浆和HJT低温银浆。|高温银浆国产替代加速,低温银浆有望快速突破银浆是一种以银粉、玻璃氧化物以及有机树脂为基材的功能性材料,从功能上可细分为导电银浆、电阻银浆和电融银浆,其中导电银浆市占90%。光伏银浆是... -
25
2022-12
半导体|2024,封装材料市场将达到208亿!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与TechSearchInternational共同发表全球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前景报告(GlobalSemiconductorPackagingMaterialsOutlook),预测全球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将追随晶片产业增长的步伐,市场营收从2019年的176亿美元一举上升至2024年的20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3.4%。驱动这波半导体产业成长,因得益于各种新科技带动,包括大数据、高性能运算(HPC)、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前端存取存储器、5G基... -
25
2022-12
政策|《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14日对外发布。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意义何在?竞泰帮你解读。明确中长期目标“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纲要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远景目标。纲要还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目标:促进消费投... -
25
2022-12
讨论|疫情放开后,有哪些投资机会?过去的一个月,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大转向,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从应检尽检到愿检尽检到无需检查一路坦途,一切好像都要恢复到三年前没有“口罩”的时候。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快速优化和落地,“放开”仿佛已经近在眼前,三年疫情基本已经宣告结束。随着“放开”措施的逐步落地,商场、饭馆、娱乐场所、旅游景点逐步开放,跨省/境旅游、娱乐消费重新站上风口,让我们畅想一下后疫情时代,我们有哪些投资机会?|行业和消费场景将发生根本转变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很差众所周知,但国家统计局上月公布的2022年1-10月国民经济主要指... -
25
2022-12
科技|AR赛道硝烟四起,华为能否突出重围?12月,华为在冬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公布了在AR赛道上的新动作:作为华为首款智能观影眼镜HUAWEIVisionGlass,将支撑华为完成在细分方向的全场景战略布局。HUAWEIVisionGlass支持在空中投映等效4米120英寸虚拟巨幕,相当于把我们的手机屏幕放大20倍,不论居家休憩,通勤路上,或是旅行途中都可即插即用,相当于在口袋中装入了一个120英寸巨幕,随时随地享受沉浸式巨幕观影。|AR现在处于什么阶段?IDC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以来,国内本土VR厂商在产品迭代节奏上明显加快,而全球V... -
12
2022-12
半导体|小靶材,敲开333亿美元的市场大门在半导体产业链里面,有一个低调却至关重要的材料,那就是靶材。这里我们所说的靶材并不是射箭的那个靶材,而是高速核能粒子,通过不同的靶材,就可得到不同的膜系。虽然靶材并不像硅片或者光刻胶一样显眼,但是作用不可小觑。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333亿美元,目前全球日美四大巨头占据80%靶材市场,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小靶材,大作用不少人可能对靶材比较陌生,可是它却早早潜伏在你的生活中,比如我们形影不离的手机。芯片是手机的灵魂,那我们这里所说的靶材就是芯片的灵魂,芯片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金属线,这些金属线并... -
12
2022-12
储能|1辆地铁,2台飞轮储能,一年节省50万度电!你知道平时乘坐的地铁也可以储能吗?地铁储能,就是在地铁进站刹车的时候,回收能量,并把这部分能量储存在一个高速旋转的飞轮装置上,等到地铁列车要出站启动的时候,飞轮储能系统会把能量再输出到地铁上。城市的轨道交通,比如地铁,车站间的距离不长,列车刹车、启动的次数相对比较频繁,列车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往往就被浪费掉了。若这部分能源可以回收利用,轨道交通列车制动产生的能量,可达到牵引系统耗能的20%-40%,降低轨道交通的运营能耗。国内首台兆瓦级的飞轮储能装置在青岛地铁3号线投入使用,这是一套完全拥有... -
12
2022-12
科技|内置脑机的猴子,会打字了收购推特尘埃落定后,埃隆·马斯克又把目光投向了脑机接口。他在硅谷举行的Neuralink沟通会上透露:首款脑机接口产品名为N1,最快6个月内就可以启动人类测试。脑机接口是指在人的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通路,让脑与设备间实现直接的信息交换。其中需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借由开颅等高风险的外科手术完成,因此这项技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被允许用在动物身上。Neuralink在2016年成立,早在2019年时,马斯克就曾表示将在2020年底开启脑机接口植入的人体临床试验,结果不了了之。直到2021年的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