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白宫表示,最新针对药品的关税措施不适用于已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的国家。这意味着部分国家的药企可能被“豁免”,不用交那么高的税。
此前一天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突然宣布:从10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的品牌药和专利药加征100%关税!一句话,进口药价格可能直接翻倍。这消息一出,日本、韩国股市的医药股普遍下跌。
特朗普先“放狠话”吓坏市场,白宫随后“打补丁”缓和情绪。政策反复不定,让药企和投资者都捏了把汗。
|“药税大棒”挥向英国
美国白宫在9月26日澄清:计划对进口药品加征的关税,不会一刀切,已经和美国签了贸易协定的国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
哪些国家被“豁免”?
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不受新关税影响,继续按原有协定执行:欧盟出口到美国的药品,最高只收15%关税;日本也一样,税率不会高于其他已签协定的国家。
但英国就没这么幸运了,虽然英美有贸易协定,但关于药品关税的具体条款还没谈拢,所以英国出口到美国的药品,可能要面临100%的高额关税——也就是价格翻倍。
英国方面已经行动起来:英国首席商业顾问 Varun Chandra 下周将前往华盛顿;他将与特朗普政府的高官会面,重点讨论贸易问题,尤其是药品出口;英国愿意为部分药品多付一些费用,以保住对美出口的通道。
美国这次药品关税政策,并不是“全球通杀”,而是“看关系、谈条件”。有协议的国家暂时安全,没谈完的(比如英国)就得赶紧谈判,否则真要“挨一刀”。
|新一轮“关税风暴”正在席卷全球
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宣布,从2025年10月1日起,将对多类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引发市场震动:
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建材:加征 50% 关税
进口家具:加征 30% 关税
品牌药和专利药:加征 100% 关税(翻倍!)
进口重型卡车:加征 25% 关税
特朗普还放话:“想免税?可以,但必须在美国建药厂。”
受此前关税影响,美国劳工局数据显示:2025年8月,美国家具价格同比上涨4.7%,百姓已经开始为关税“埋单”。
美国商会公开反对对重型卡车加税,理由是:美国主要进口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芬兰,都是盟友,不构成安全威胁。加税只会推高物流成本,伤害本国企业。
此前,美国已宣布从8月1日起,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15%关税,并列出部分药品、飞机零件的关税“豁免清单”。
对此,欧洲反应强烈:德国副总理克林拜尔批评:美国的关税政策是“自我伤害”,最终害自己比害欧盟还多;欧洲议会贸易主席朗格警告:美国做法破坏国际规则,欧洲必要时将采取反制措施。
竞泰观察|这不是“乱拳”,而是“精准打击+战略威慑”
很多人以为特朗普又在“情绪化施政”,但是竞泰认为这是一次高度策略性的“贸易杠杆”操作。
对欧盟日本:稳住盟友,分化对手,不动他们,是为了避免全面贸易战。同时释放信号“只要你跟我签协议,就有保护”。目的是吸引更多国家坐上谈判桌。
对英国杀鸡儆猴,逼其让步。英国脱欧后急于达成英美自贸协定,此刻加税,是典型的“极限施压”战术。逼英国在金融、数据、制药等领域做出更大让步。
对加拿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加拿大钢铁业已遭重创。7月钢铁产出较2月暴跌24.8%;单月萎缩19.1%,创年内最大跌幅;出口量下降超30%。但美国也付出了代价。
投资建议:
1. 规避风险:远离对美出口依赖型欧洲医药股
虽然欧盟暂时豁免,但政策不确定性极高。建议减持:德国、法国等大型制药企业(如Bayer、Sanofi);若未来谈判破裂,可能瞬间被纳入征税名单。
2. 关注机会:美国本土制药与制造回流概念
特朗普明确说:“想免税?来美国建厂!”利好:美国本土CMO/CDMO企业(如Catalent);制药设备、厂房建设公司;美国生物医药园区运营商。
3. 警惕冲击:加拿大资源与制造业相关资产
钢铁、铝、林业等对美出口依赖行业承压。关注:加拿大钢铁股(如Stelco);跨境物流、铁路运输公司业绩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