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6日,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筑基 开放 燎原”。
大会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个热门方向,其中,面向多元AI(人工智能)芯片的统一开源系统软件技术栈FlagOS1.5发布,标志着全球AI底层技术生态正迈入以“开放计算”为核心理念的协同创新阶段。
|FlagOS 1.5正式发布
全产业链整合亟须破解AI生态系统碎片化、软硬件迁移难的行业痛点,而开源开放正是打破技术壁垒、推动产业链协同的关键。为此,智源研究院联合全球生态伙伴正式发布“大模型全栈开源技术基座FlagOS 1.5”。
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支持下,智源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厂商与机构共同打造面向多元AI芯片的统一开源系统软件技术栈FlagOS,涵盖高效并行训推框架FlagScale、高性能算子库FlagGems、统一通信库FlagCX等核心组件,以开源方式推动底层技术协同创新,为“人工智能+”提供软硬解耦、高效易用的开发环境,加速技术普及与应用集成。
|什么是FlagOS?
你可以把 FlagOS 想象成“大模型的通用操作系统”。它不是硬件,也不是某个AI模型,而是一套系统软件工具包,由北京智源研究院联合多家高校、芯片公司和科技企业一起开发。
它的目标很明确:让大模型(比如类似GPT的AI)能在不同品牌的AI芯片上顺畅运行,不再“挑硬件”。
为什么需要它?——AI世界太“碎片化”了。
现在AI发展很快,但有个大问题:每家芯片公司(比如英伟达、华为、寒武纪等)都有自己的软件体系,互不兼容。就像:你开发了一个AI模型,在A芯片上能跑;换成B芯片,就得重新改代码,甚至重写,费时费力。这叫“一种芯片,一套工具,一个烟囱”,严重阻碍了AI的普及和协作。
FlagOS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FlagOS 就像一个“万能翻译官+通用接口”,在AI模型和各种芯片之间架起一座桥。它提供一套统一的软件层;开发者只需开发一次模型,就能在十几种不同的AI芯片上运行;不用反复适配,大大降低“换芯片”的成本和技术风险。
它包含三大核心工具:训练推理框架(让模型跑得快)、高性能算子库(提升计算效率)、统一通信库(让多块芯片协作更顺畅)。
为什么坚持“开源”?FlagOS 所有代码全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使用、改进。这样做有三大好处:
1、打破垄断:不再被某一家芯片厂商“卡脖子”;
2、加速创新:全球开发者一起优化,技术进步更快;
3、共建生态:芯片厂商、云公司、研究机构都能参与,形成“大家一起建、大家一起用”的良性循环。
|FlagOS 1.5 有什么新升级?
更全、更快、更智能,让AI大模型“一跑多芯”最新发布的 FlagOS 1.5,就像AI世界的“通用操作系统”迎来一次大升级。它让大模型不再被某一种芯片“绑架”,能在各种硬件上高效运行,真正实现“一次开发,到处运行”。
1、核心能力全面增强
支持更多芯片,兼容性更强。支持 12家以上 国内外芯片厂商;覆盖 20多种 全球主流AI芯片型号;不管是国产芯片还是国外芯片,都能用同一套系统跑起来。真正做到:“一套模型,多处运行”。
2、关键组件全面升级

3. 算力利用率大幅提升
通过智能调度和优化,并行效率更高;首次实现“跨芯片混训+异构推理”——不同品牌的芯片可以一起训练一个模型,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为百亿、千亿参数的大模型提供更强大、更自动化的“地基”。
|投资建议:四条主线,提前布局“AI基建红利”
1. 关注首批接入FlagOS的国产芯片厂商
已支持12+国内外芯片,国产阵营包括: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壁仞、摩尔线程等。建议关注:寒武纪(688256)、海光信息(688041)等上市公司;未上市但生态位关键的AI芯片企业。
2. 布局AI系统软件与工具链公司
FlagOS推动“算子生成”、“自动迁移”等工具需求爆发。利好:AI编译器、高性能计算库、自动化开发平台。关注:同花顺i问财提及的AI底层软件企业;参与FlagOS社区的初创公司。
3. 长期押注“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
FlagOS已支持机器人模型全链路部署,预示着“AI大脑+国产算力”组合将加速落地。建议关注:机器人本体厂商(如优必选、埃斯顿);智能体(Agent)平台公司。
4. 参与开源生态建设的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
FlagOS已有60+家核心共建单位,参与者将获得技术话语权;生态优先接入权;政策与资金支持。关注:北京本地AI企业;“AI高校公益行”合作院校的孵化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