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腾讯再次在AI领域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继2月底推出新一代快思考模型混元Turbo S后,腾讯宣布推出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并同步在腾讯云官网上线。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混元T1得分业界领先
腾讯混元T1正式版的发布,可以说是“如期而至”。
此前,在混元Turbo S正式发布时,腾讯就曾透露,正式版的腾讯混元T1模型API也将很快上线,对外提供接入服务。如今,这一承诺终于得以实现。
腾讯混元概括,混元T1正式版的特点为“吐字快、能秒回”、“擅长超长文处理”,称它是腾讯自研的强推理模型。
速度方面,混元T1正式版在可比参数量下的解码性能高于行业2倍,首字秒出,吐字速度每秒60至80token,具备优秀的长文处理能力。多项指标达到业界领先推理模型的水平,效果方面,混元T1正式版逻辑强、文风简洁、复杂指令跟随准确,摘要幻觉低。
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并结合数学、逻辑推理、科学和代码等理科难题的专项优化,混元T1正式版进一步提升了推理能力。
在体现推理模型基础能力的常见评估指标中,如大语言模型(LLM)评估增强数据集MMLU-PRO中,混元T1取得87.2分,仅次于得分89.3的OpenAI o1,高于得分86.1的OpenAI GPT 4.5和得分84的DeepSeek R1。
|腾讯混元大模型持续快速迭代
目前,混元T1已在腾讯云官网上线,定价方面,输入价格为每百万tokens 1元,输出价格为每百万tokens 4元。这一价格策略无疑将吸引更多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尝试和使用混元T1,进一步推动其在AI领域的广泛应用。
今年以来,腾讯混元大模型持续快速迭代,AI似乎已成为腾讯内部最大的驱动力。腾讯相继推出了深度思考模型T1 Preview和快思考模型Turbo S,并已广泛应用于腾讯元宝、ima、腾讯文档、微信读书、搜狗输入法、QQ浏览器等多款内部产品。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腾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
同时,腾讯混元积极拥抱开源,其开源模型全面覆盖文本、图像、视频和3D生成等多个模态。这一战略选择的背后,一方面基于腾讯长期以来坚持技术普惠的理念,希望将AI技术的成果惠及更多开发者和用户;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腾讯在用户与产业多端的场景与生态优势,为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日前公布的2024年财报中,腾讯年研发投入707亿元创下纪录。其中,AI技术对微信新芽业务的提振效应尤为显著,推动了腾讯营销服务板块的快速增长。2024年第四季度,腾讯在AI领域的资本开支超390亿元,并宣布2025年将持续加码,AI战略已进入重投入期。
|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和布局
2025年可以说是中国科技突破的大年,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在AI领域加大投入和布局,竞争异常激烈。最近,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团队宣布开源一项针对MoE(混合专家模型)架构的关键优化技术,能够将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1.7倍,同时节省40%的成本。这一技术的推出,无疑让字节跳动在AI领域的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阿里巴巴也没闲着,最近推出了AI旗舰应用——新夸克,主打“深度思考”能力。用户在“AI超级框”中输入指令后,夸克智能中枢可以自动识别意图,规划任务并调动不同的模型和智能体(Agent)模块,帮助用户完成任务。这一创新应用为用户带来了更智能、更便捷的搜索体验,可以说是AI技术的一次重要落地。
百度这边也是动作频频,接连发布了两款免费新模型——文心大模型4.5和文心大模型X1。文心大模型4.5在多模态理解能力上有了显著提升,而文心大模型X1则是一款深度思考模型,性能对标DeepSeek-R1,具备“长思维链”能力,擅长中文知识问答、文学创作和逻辑推理等任务,同时还大幅降低了推理成本。
总的来说,2025年是中国AI技术爆发的一年,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百度等巨头纷纷亮出“杀手锏”,推动AI技术的创新与落地。开源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应用的深化,将为AI产业链带来更多机会。
投资者可以关注AI技术在互联网、搜索、内容创作等领域的应用,毕竟,AI的浪潮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