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为连续三个月回升,制造业扩张步伐小幅加快。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8%,与上月持平,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扩张。
11月PMI数据反映出哪些信息点?竞泰为您解读。
0 1
解读一|供需两端均有明显回升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分别为52.4%、50.8%和50.2%。
政策效应显现
11月以来,存量政策和一系列增量政策的稳增长效应进一步显现,带动了制造业景气度的持续回升。特别是新订单指数达到50.8%,较上月大幅上升0.8个百分点,这是近7个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对整体制造业PMI的改善贡献最大。
需求端改善
从需求端看,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分别较上月上涨0.8个百分点,表明在一系列支持政策出台后,制造业内、外短期需求前景看好。具体来看:
汽车销量:7月安排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刺激了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
楼市成交量:11月下旬实施的契税等房地产交易环节减税政策,带动了一、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再度冲高。
基建施工:年内提前下达的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要求年底前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了当月基建施工数据的上行。
出口:高频数据显示,近期出口继续保持较强状态。
供给端改善
从供给端看,生产指数扩大0.4个百分点至52.4%,企业经营生产活动预期也升至54.7%,本月大幅上涨0.7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信心有所增强。
原材料价格回落
不过,11月原材料购进价格降至49.8%,较上月大幅回落3.6个百分点,这与本月原油及BDI(国际波罗的海综合运费)价格回落有关,表明短期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仍有一定下行压力。
0 2
解读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临界点
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分行业来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7%,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与上月持平。
建筑业活动放缓
尽管近期楼市有所回暖,但房地产投资活动依然低迷,导致11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至49.7%。具体来看,房屋建筑和建筑装饰及安装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50%。然而,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较上月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2%以上的较高水平,表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活动仍处于较快扩张态势。这与近期基建投资提速相吻合。随着2000亿元投资额度提前于今年四季度下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进一步加快,成为推动四季度经济增速回升的重要因素。
受天气转冷、户外施工逐渐进入淡季等因素影响,建筑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不过,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显示建筑业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预期总体保持稳定。
制造业展望积极
展望12月,制造业短期内进一步扩张的概率较大。国内房地产销售近一段时间表现良好,国债及地方政府债发行有所加快,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制造业终端消费品需求改善。此外,监管部门对“两高”(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和“两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行业的支持政策持续发力,通用设备和高技术制成品生产有望延续较快增长。预示着年底制造业投资也将保持较快增速,整体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可期。
0 3
解读三|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提升
市场供需稳中加快增长
11月份,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的效果继续显现,带动市场供需两端向好运行。需求方面,新订单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上升,显示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并呈现加快回升态势。供给方面,在市场需求改善及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企业生产意愿进一步上升,生产指数为52.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不仅连续3个月上升,也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表明自9月份以来制造业生产活动持续稳定加快增长。
新动能和消费品制造业较快上升
11月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对新动能和消费品制造业的带动效果尤为突出。装备制造业PMI为51.3%,与上月持平,但生产指数接近54%,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也稳定在52%以上。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至53%,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至51.4%。
消费品制造业方面,除了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拉动作用外,临近年底,年货相关消费品市场有所升温。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8%,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在10月份短暂收缩后再次回到扩张区间。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较上月上升超过2个百分点,分别达到52%以上。
0 4
解读四|产业结构稳定优化
大型企业持稳运行,中小企业有所改善
11月份,大型企业继续保持稳定态势,大型企业PMI为50.9%,虽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51%左右的较好水平。中型企业PMI为50%,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6个月低于50%的局面,回到荣枯线。中型企业的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至52%以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至50%以上,显示市场需求回升,生产活动加快增长。
小型企业PMI为49.1%,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至51%以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2.4个百分点至48%以上,显示出小型企业的需求降势明显收窄,生产活动显著回升。
企业信心增强,后市预期上升
从近期制造业PMI走势来看,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执行力度持续加大,效果不断显现。低空经济、冰雪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启动,为经济增长贡献了新的动力。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后市预期加快上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