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10月份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35%,其中中国地区销量大幅飙升54%,创下历史新高,带动了所有地区的销量增长。
该机构指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现在再次回暖,连续第二个月创下销售纪录,每年11月、12月份往往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销售的季节性旺季,预计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电动汽车销量增长54%
根据最新报告,中国市场10月份的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20万辆,同比大幅增长54%,创下历史新高,带动了全球各地区的销量增长。
Rho Motion数据经理查尔斯·莱斯特(Charles Lester)表示:“随着中国汽车销售进入今年最后两个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他补充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连续第二个月创下销售纪录,大部分增长来自中国市场。每年11月和12月通常是中国电动汽车销售的旺季。
全球其他地区的表现
在美国和加拿大,10月份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4%,达到16万辆。相比之下,欧洲市场则相对疲软,10月份的电动汽车销量为26万辆,同比略有上升,但环比9月份下降了14%。在全球其他地区,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0.9%。
尽管欧洲10月份的销量仅同比增长0.8%,但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实现正增长。Rho Motion预计,欧洲地区今年全年销量有望以良好的成绩收官。
欧洲面临的挑战
Rho Motion指出,为了达到欧盟为明年设定的碳减排目标,避免罚款,欧洲电动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采取降价策略以提高销量。当前,欧洲汽车行业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生产成本高昂、向电动汽车转型困难,以及来自中国车企的激烈竞争。
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困境
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已经宣布,计划关闭在德国的至少三家工厂,裁撤数以万计的员工,并且打算全员降薪10%,收缩其在德国所有剩余工厂的规模。大众乘用车部门负责人Thomas Schäfer表示,德国的一些大众工厂的成本是竞争对手的两倍。
分析认为,包括大众和奔驰在内的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转型方面落后于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并在关键的亚洲市场输给了许多有创新优势的中国新兴企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德国的劳动力成本是欧洲最高的,这进一步加剧了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困境。
|储能概念股全线飙升
当前,新能源赛道的消息愈发密集。储能概念股全线飙升,永福股份、华自科技、传艺科技、三变科技等个股大幅上涨,绿能慧充、安靠智电、星云股份、湘电股份、宁德时代等也纷纷跟涨。
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宁德时代的目标是转型为绿色能源供应商,并大幅降低电动汽车的开发成本,从而颠覆现有的汽车行业经济模式。曾毓群指出,预计开发和管理“零碳”电网的业务规模可能比供应电动汽车电池大十倍。宁德时代计划打造大型独立能源系统,能够为大型数据中心甚至整个城市供电。
根据宁德时代发布的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储能产量达到76.6GWh,同比增长34%,市场份额达35%,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
|储能行业将迎来黄金时期
固态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为储能板块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的突破,宁德时代等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新能源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市场前景与竞争
未来市场对储能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上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逐渐多样化,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整合、发电侧、输配电侧以及用户侧的应用。宁德时代等公司在储能系统的技术创新和安全性提升方面不遗余力,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储能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政策支持
政策层面,“发展新型储能”在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快新型储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
行业展望
11月7日,在2024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十三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苏波在致辞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100GW,行业总产值将超过万亿元。到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220GW,行业总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这些数据和政策支持表明,储能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