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特朗普击败哈里斯,率先获得超过270张选举人票,锁定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胜局。 同时,共和党已成功掌控参议院,众议院控制权也有望到手,实现横扫两院的全面胜利。
特朗普施政纲领:强调“美国优先”,主张“少税收、少支出、少监管”。2024年共和党党纲以“美国优先”为核心,强调回归常理的保守主义,带有鲜明的特朗普个人风格。核心理念包括减少政府干预、削减不必要的政府开支、放松监管、加大石油生产、加强边境管控,以及对内大规模减税和对外加征关税等。相比2016年党纲,2024年更强调“美国优先”,税收减免也更为直接。市场预期特朗普政策将指向美国“经济增长+再通胀”。
|税收政策领域,特朗普主张减税措施
特朗普的经济策略主要围绕“减税+关税”展开。一方面,减税政策体现了共和党一贯的小政府理念,旨在通过减少政府干预来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增加关税不仅意在保护和支持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作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帮助解决预算赤字的问题。
在减税的具体措施上,特朗普希望延续2017年税改法案(TCJA)中的一些关键条款,比如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率、增加儿童税收抵免额度以及提升标准扣除额等。同时,他还计划取消或减少一些税收项目,例如取消绿色能源领域的税收优惠,免除社会保障所得税、小费税和加班所得税等。不过,特朗普并不打算延长州和地方税(SALT)的扣除上限。
关于关税,特朗普曾提出对所有进口商品施加10%-20%的基础关税,并特别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增加至最高60%的额外关税。这种做法既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也是为了应对国际贸易不平衡。
尽管减税和增加关税对经济的影响方向相反,但总体来看,这些政策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Tax Foundation的研究,特朗普的整体经济方案预计可以促进美国长期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其中,减税政策预计将推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而关税政策(考虑到20%的基础关税和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50%的关税,以及可能面临的贸易伙伴报复措施)可能会使GDP下降1.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虽然减税对经济的正面影响超过了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群体将从减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可能导致收入和财富分配更加不均。
|财政方面,美国长期赤字率或将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根据Tax Foundation的评估,特朗普的减税政策预计将在2025年至2034年的十年间导致美国赤字增加6.8万亿美元。相比之下,他的关税政策在同一时期内预计能减少3.0万亿美元的赤字,最终使得赤字净增3.8万亿美元。基于IMF对美国名义GDP的预测,2026年至2029年间,这些赤字占名义GDP的比例大约在0.9%到1.1%之间。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税改法案的关键条款直到2025年底才会到期,这意味着特朗普减税政策对赤字的影响将从2026年开始更加显著。无论如何,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将使得美国的财政状况和债务负担变得更加难以持续。
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市场的关注焦点可能是美国经济的“软着陆”过程以及美联储的降息步伐。尽管特朗普的新政可能在预期上提升美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但是由于2017年税改法案的关键条款要到2025年底才到期,加上关税政策的实际实施和效果显现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内,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走势可能仍然会遵循现有的趋势。
目前,美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情况整体保持稳定。第三季度的GDP环比折年增长率达到了2.8%,尽管9月份新增的非农就业岗位因受到飓风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减少,但失业率(4.1%)和工资增长速度(同比4%)等关键指标依然表现强劲。同时,通胀压力正在逐渐加大,第三季度和9月份的PCE价格指数均超出预期。即使不考虑特朗普新政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平稳过渡已经面临一定的挑战。
即将到来的11月美联储会议,市场上几乎一致预期美联储将会再次降息25个基点(根据CME FedWatch的数据,这一概率为98.1%)。然而,预计美联储在对未来降息的指引上将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可能会倾向于传达出较为鹰派的信息,以调整市场对于未来降息路径的预期。
|人工智能政策领域,特朗普主张宽松的监管
在人工智能政策方面,特朗普一直支持推动AI技术的发展,并倡导实行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2019年2月,他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启动了“美国人工智能计划”,旨在整合联邦资源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接近其任期结束时,即2020年12月,特朗普又签署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鼓励联邦政府采用“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这项政策后来也被拜登政府所继承。
然而,目前特朗普提出要废除拜登政府于2023年10月发布的《关于安全、可靠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他认为,拜登的这项命令限制了人工智能的创新潜力。特朗普的观点是,减少不必要的监管障碍将有助于促进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民政策领域,特朗普极为严厉
在移民政策方面,特朗普持非常强硬的立场。他计划恢复其上一个任期内的所有边境控制措施,包括停止所有非法移民进入内陆地区;加强对非法入境者和逾期停留签证持有者的惩罚;推翻民主党推行的开放边境政策;削减对那些不愿配合执行移民法的城市或地区的联邦资金支持;以及优先考虑基于技能和才能的移民申请。
当前,移民对美国人口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数据,2022年美国的净移民人数达到了260万人,2023年进一步增至330万人,远超2010年至2019年期间每年平均90万人的水平。CBO预计,2024年的移民人数将保持在330万人左右,之后会逐渐放缓。从人口增长的角度看,2020年至2024年间,净移民增长几乎贡献了美国全部的人口增长量的90%。
|特朗普新政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对美国自身产生影响,也将波及其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随着特朗普当选连任的可能性增加,相关的外部不确定性也随之上升。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中国国内政策预计会做出积极反应。例如,在11月4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之后,可能会出台更多应对措施。
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强内需刺激将是关键所在。目前,政府的支持措施主要是通过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来间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未来,财政支出直接投入经济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这对于畅通经济内部循环至关重要。展望2025年,为了稳定经济增长,预计广义财政赤字规模需要增加2.5到3.5万亿元人民币。为了对抗外部需求下降的压力,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需要达到1到1.5个百分点。基于0.6到0.7的财政乘数,这意味着2025年在2024年增发国债的基础上,还需额外增加2.5到3.5万亿元人民币的国债发行量。
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宽松态势和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同样重要。11月6日,尽管美元指数上升1.7%回到105以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是下跌了0.77%。然而,与日元、欧元等主要非美元货币相比,人民币仍显示出较强的韧性。从中长期角度看,适度的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减轻美国加征关税给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增强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对于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商来说,出口目的国货币的贬值与关税减免具有类似的效果,都能有效转移和创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