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波士顿动力公司通过一则名为《再见,液压Atlas》的视频,向公众宣告了其标志性的液压驱动双足人形机器人Atlas的退役决定。在这段感人至深的视频结尾,Atlas以一个庄重的鞠躬动作告别观众,并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直到我们再次相遇,Atlas”。
令人惊喜的是,这个“再次相遇”的时刻并未让人们等待太久。就在液压Atlas宣告退役不足一天之后,波士顿动力紧随其后推出了他们精心研发的新一代全电动Atlas机器人,标志着Atlas系列机器人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人形机器人并不一定要像人
尽管波士顿动力发布的39秒短视频时长有限,却生动展示了其“全新电动Atlas”机器人所蕴含的技术突破。视频中,电动Atlas从静躺状态起始,随着电机微弱而坚定的运转声,其腿部运用超乎寻常的灵活性,在膝盖部位弯曲并以非传统的人类姿态扭动起身,无需借助手部支撑就成功站起。这一看似慵懒的躺姿实则是机器人利用精巧的腿部旋转策略迅速变换位置的体现。
电动Atlas的亮点还在于其独特的“灵活转身”机能。初始时背对镜头的Atlas,首先头部快速旋转180度,带动上半身随之转动;紧接着,上半身再度协同头部回旋180度,使得机器人流畅地从镜头前经过,直至走出画面。尽管步态仍显些许僵直,但相较于市面上众多商用型人形机器人,电动Atlas的步伐显然更为自如流畅。
波士顿动力的普莱特指出,电动Atlas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完成一系列超越人类体能的动作,具有极其实用价值。特别是在狭小空间内的灵活转向尤为重要,因为这类机器人旨在无缝融入现有工作环境,无需大规模调整现场布局。若机器人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则能在不改变既有空间布局的情况下高效运作。
波士顿动力官方评价称,新款电动Atlas相较于之前的液压版本有显著提升,不仅更加强劲,运动范围也更广泛。新款设计摒弃了高重心、结构笨重及明显关节的设计,机身不见裸露的电缆,且机械骨架一体化程度更高,以至于从外观难以分辨其正反面。这进一步表明,波士顿动力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并非追求极致的仿真人形态,而是致力于创造一种基于功能优化和技术革新的新型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迈向新时代的转型之路
起初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出资赞助,液压驱动的Atlas机器人诞生之初旨在应对复杂环境中的救援任务挑战。随着时间推移,波士顿动力不断对其设计和功能性进行了大幅度更新升级,赋予其奔跑、跳跃以及表演各类体操动作的能力。然而,液压系统固有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如高昂的成本、较大的运行噪音、预先设定动作程序导致的适应性受限,以及因体积重量增加带来的维护难题,都阻碍了Atlas机器人在更多应用场景下的广泛应用。
随着AI技术尤其是大型模型的发展推动,波士顿动力公司在其技术路径上做出战略性调整,朝着更高层次的自动化与具身智能方向迈进。液压版Atlas在这一技术变革潮流中,似乎反映出一个旧时代的落幕,与此同时,一种更加实用、经济高效的机器人技术体系正在崭露头角。
回看历史节点,当特斯拉首次推出Optimus(擎天柱)机器人时,埃隆·马斯克勾勒出了一幅未来全能机器人的生动图景:这样的机器人可以全天候在工厂作业,也能胜任日常生活中诸如购物、烹饪等家庭事务。尽管这一愿景极具吸引力,但在现实中,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仍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当前行业虽然热议多功能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可能性,但大部分机器人系统仍在专注于处理基本的任务操作,比如搬运物体从A点到B点。要真正实现机器人在多种复杂场景下的全能运用,还有赖于更广泛、深入的智能化技术突破。
竞泰分析|电动Atlas机器人的投资价值如何?
技术创新能力:
电动Atlas作为波士顿动力的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展现了其在复杂运动控制、自主导航、感知技术和能源效率等方面的尖端技术水平。投资者可以评估其技术领先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在同行业中可能的竞争优势。
商业应用场景与发展潜力:
电动Atlas机器人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的复杂环境和工作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搜救、物流、建筑施工、制造业等。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价值体现,以及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开拓的市场领域。
成本与盈利能力:
与液压版本相比,电动Atlas机器人在噪音、能耗和维护成本等方面有所改进,这意味着其运营成本可能更低,更易于商业推广。投资者应关注其生产成本下降的可能性,以及商业化落地后带来的盈利能力。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环境:
在全球范围内,服务机器人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各国政府对于机器人技术的支持政策也日益明确。投资者需要考虑行业整体的增长趋势,以及国内外相关政策对电动Atlas机器人市场推广的影响。
投资风险与回报预期:
高科技产品的投资通常伴随着较高风险,如技术研发失败、市场需求不达预期、竞争对手技术赶超等。投资者需要综合评估电动Atlas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以及潜在收益,权衡风险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