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至27日,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为“经济复苏:机遇与合作”,与会嘉宾一起聆听全球嘉宾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济复苏下各领域的新机遇,努力解读政策与产业转型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世界500强企业的负责人,以及多位国际著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以上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张庆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毕马威中国数字化赋能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张庆杰认为,当下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充满着若干不确定性,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更具现实意义,新兴技术发展不断推动数字化浪潮日新月异,业务场景不断开拓创新,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品升级、体验模式创新。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及应用将纷纷涌现。数字化时代的政企需要更有创新意识去研发数字技术,也需要更有勇气去应用数字技术。
今年的经济增长、中国消费有望加速修复,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推动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保持平稳。展望海外,世界经济依然面临多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丁薛祥: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将着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积极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进口,同各国各方共享市场机遇。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拓展和优化区域开放空间布局,鼓励各地立足比较优势扩大开放,促进东中西互动协同开放,助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
丁薛祥表示,要携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共享机遇,在合作中应对挑战,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他提出五点倡议:一是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避免政策激进调整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二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正能量,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三是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四是打造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清洁能源、低碳环保、污染防治等领域合作,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五是着力推动共同发展,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刘昆: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厚实,中国的大发展成为世界的大机遇
刘昆介绍,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的跃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持续提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保持在30%以上。货物贸易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大发展成为世界的大机遇,为全球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十年来,我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放水养鱼”培育市场主体,中国市场主体数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到2023年初的1.7亿户,是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
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措施,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特困行业的支持,让市场主体多减一些负担,增添更大发展动力。
|黄奇帆:中国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应对各种“脱钩断链”挑战的重要基础
研究员、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中国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应对各种“脱钩断链”挑战的重要基础。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在劳动力红利之后迎来一个新的红利——这就是中国的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所产生的红利,即市场红利。就规模而言,中国人口有14.11亿,占全球总人口的比例接近20%。就市场结构而言,中国是一个单一的大市场。单一市场是指法律体系统一、税务体系统一、商业规则统一、语言文化统一的市场。就工业基础而言,中国是全要素全门类全产业链集成的经济体。
他认为,在这个大市场的带动下,跨国公司合理的产业链布局逻辑突出体现在产地销、销地产两个方面。所谓产地销,就是利用当地的综合要素成本的优势组织生产,面向本地市场和全球市场进行销售。中国大市场的六个成本摊薄效应仍将是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为全球”的重要因素。所谓销地产,就是面向本地市场组织生产,更好地组织供应链响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即“在中国、为中国”。中国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引力场”。
|苹果CEO库克:过去30年,苹果与中国共同成长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论坛上,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今年是苹果公司进入中国30周年,他很高兴回到这里。
库克表示,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苹果与中国共同成长,我们都很享受”。“我们在中国有庞大的供应链,我们的应用商店也在蓬勃发展。”据苹果公司介绍,在其iPhone生态系统中,有超过500万注册的中国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
库克在年会上宣布,苹果公司已经确定将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捐助增加至1亿元人民币,加强中国乡村数字教育等方面的支持,为中国各个教师和学生创造成长机会。
库克另外谈AI创新提速,他表示:“创新在中国发展很快的,我想它还会再加速。”技术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技术的发明者,必须保证人们正确地使用这些技术,让技术能够帮助人类。他认为这对任何一个技术发明者都是非常重大的责任。
|达利欧:长期的债务和货币循环等三大因素塑造世界
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首席投资官导师、董事会成员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全体大会上提出,长期的债务和货币循环、巨大的内部冲突以及国际人才这三大因素正在塑造世界。
达利欧称,首先,我们看到大量的债务被创造出来,并已被货币化。中央银行为大量的赤字融资,通过印发创造货币,并购买相应资产。第二,贫富差距和价值观的分歧导致民粹主义出现。第三,国际上大量人才。
达利欧表示,在其对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技术的进步,收入、预期寿命和营养水平等最重要的福祉衡量标准得到极大改善。但这些进化升级伴随着很大的周期性波动,这包括许多短期周期,最后变成大周期并相互影响。而大周期产生了人们眼中非常好或非常坏的时代。
达利欧认为,短周期大约持续7年,误差约为3年,长周期大约每75年发生一次,误差约为25年。正是这些短期和长期周期导致了围绕进化的上升趋势的大波动。
|港交所主席史美伦:推动更多企业成为绿色金融生态圈的活跃主体
3月25日,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从交易所的角度讨论了交易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使命和行动的方向。
史美伦认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目标下,世界各地的国家经济体都积极地向低碳型发展转型,推出各种政策措施。她表示,交易所是资本市场的枢纽,连接企业和投资者可以促进共同构建绿色金融的生态圈,应对气候变化。
对此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利用交易所来推动企业的减排、节能、应对气候的变化。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的枢纽,可以推动更多企业成为绿色金融生态圈的活跃主体。
二是交易所有责任在不同阶段对绿色科技和投资者建立生态圈。她表示,香港作为内地企业最大的离岸上市融资中心支持新经济的上市融资,并且借助互联互通的优势,推动建设绿色科技和投资者的生态圈。
三是香港市场具有特别优势,可以作为中国碳市场相关政策开放和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支持绿色科技和碳市场的国际合作和创新。在股票方面,港股通这个月开始纳入在香港上市的外国公司,有助于吸引亚洲以及全球的企业构建绿色科技的生态圈。在互联互通的优势下,除了有助于股票的流动性,也能帮助新兴的企业提供内地和全球投资者的合理定价。在债券方面,我们也有提供各个不同类型绿色和持续发展债券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