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财报季刚拉开帷幕,科技巨头们就上演了一出“冰火两重天”。
虽然最近科技巨头们的财报成绩有好有坏,股价反应也不一样,但一个信号非常明确:所有大公司都在AI上疯狂砸钱。各巨头布财报后: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因为各个业务收入增长加快,股价上涨了5%; Meta虽然赚钱比预期多,但因为花钱太多,股价反而大跌8%; 微软业绩基本达标,股价也还是跌了2%以上。
表面看是股价涨跌,但背后有一个共同点:资本支出(也就是“花钱”)正在猛增。
谷歌和Meta都上调了2025年的花钱计划,并预告2026年还会花得更多:谷歌预计明年投入910亿到930亿美元;Meta预计投入700亿到720亿美元;微软刚结束的财季,就花了创纪录的349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
这轮“烧钱大战”,说到底是为了抢AI和云计算的未来。数据中心、AI芯片、算力基础设施,样样都贵,但谁也不敢落后。

对投资者来说,这既是好事,说明公司对未来有信心;但更是挑战,这么多钱投下去,多久才能赚回来?
|谷歌与Meta:花钱加码,押注AI未来
在AI基础设施的“军备竞赛”中,谷歌和Meta都明确表示:要花更多钱,抢跑AI时代。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预计2025年要花910亿到930亿美元,远超之前预计的850亿。这已经是今年内第二次上调花钱计划。更关键的是,公司财务负责人说:2026年还会花得更多,支出将“显著增加”。
为什么这么猛?因为谷歌云业务需求太旺!
本季度,它的未完成订单(积压订单)环比猛增46%,总额高达1550亿美元。客户排队等着用它的AI算力和云服务,谷歌必须赶紧建数据中心、买服务器。
Meta也一样:把2025年的资本支出预期从660-720亿美元,提高到700-720亿美元。公司还提前“打预防针”:2026年的投入增长会比2025年更大,整体支出增速也会加快。主要花在数据中心、AI硬件、云计算和设备折旧上。
不过,Meta这么坦白地讲“未来要花更多钱”,让投资者担心利润受影响,财报发布后股价直接下跌。
简单说,两家公司都在为AI未来疯狂投资。谷歌是订单太多,不得不扩产;Meta是全力押注元宇宙和AI,提前布局。虽然短期股价承压,但它们的目标很明确:现在多花钱,是为了将来不掉队。
|微软:花钱已超预期,暴露供应跟不上需求
和谷歌、Meta还在预告“未来要多花钱”不同,微软已经把钱花出去了,而且花得比大家想象的还多。
据《商业内幕》拿到的一份内部备忘录,微软CFO艾米·胡德透露:
在刚刚过去的第一个财季(截至9月),公司资本支出高达349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远超市场预期的300亿美元。
她在备忘录中说:“客户需求增长越来越快,我们必须加大投资,抓住未来的机遇。”但奇怪的是,钱花得越多,股价反而不涨反跌——财报发布后,微软股价下跌超过3%。
为什么?因为市场开始担心:不是微软不想赚更多钱,而是它“供不上”。AI和云计算的需求太猛了,微软拼命建数据中心、买AI芯片,可还是赶不上客户要的速度。投资者开始怀疑:
这么大的投入,多久才能回本? 现在拼命烧钱,会不会影响未来利润?
所以,这笔“超预期”的支出,一方面说明微软在全力冲刺AI;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一个现实问题:全球AI算力严重紧缺,供应跟不上需求。
简单说,微软不是不想赚钱,是客户太多、设备太少,只能先砸钱抢地盘。但这场豪赌能不能赢,市场还在观望。
竞泰观点|AI豪赌,值不值得?
科技巨头们都在拼命砸钱搞AI,这给投资者画了一张“未来蓝图”:AI不是概念,而是真正在赚钱、有客户、有需求。
机会在哪?
谷歌云收入一年就涨了32%;
它和Anthropic、Meta等公司签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大合同;
它的AI助手Gemini,现在每月有6.5亿人在用。
这些都说明:AI已经开始变现,市场真的来了。但风险也很明显。Meta和微软财报后股价下跌,说明投资者开始担心:钱花得太多、太快了,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动不动就几百亿美元的投资,不是小数目。
华尔街现在普遍在问:这些AI项目,到底是“未来金矿”,还是“无底洞”?这轮财报清楚地表明:所有科技巨头都在下一盘大棋——谁能在AI时代当老大。它们不惜代价建数据中心、买芯片、抢客户,就是要抢占先机。
虽然现在股价有涨有跌,但它们在“花钱”这件事上,出奇地一致。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全球的科技基础设施会被彻底改写。对投资者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既要看清长远的增长机会,又得扛住眼前的高成本压力。
这场AI豪赌,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