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市场观察 > 行业动态
英伟达市值蒸发超万亿!
发布时间:2025-09-07

26220650-2Wqd8L.jpg?auth_key=1757260799-

8月30日,美股全线下跌,尤其是科技股表现不佳,纳指跌超1%。其中,英伟达成了“拖后腿”的主角,市值一夜缩水1456亿美元(约10382亿元人民币)。


虽然英伟达周三发布的财报显示,营收和利润都超出了市场预期,本该是好消息,但有两个“小瑕疵”让投资者失望:一是它最赚钱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略低于预期;二是公司对第三季度的收入预测,只是勉强高过分析师的估计。


简单说,投资者对英伟达期望太高了,哪怕它表现不错,只要没“炸裂”,市场照样不买账,股价就跌了。


01


|市场为何对2亿美元的差距如此敏感?

26220650-YU2aT6.jpg?auth_key=1757260799-

单看数据,英伟达这份财报可以说是“学霸级”表现:

季度营收达到46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涨56%,还略超市场预期;最核心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冲到411亿美元,同比增长也是56%,再创新高;每股赚了1.05美元,也比预期高。


按理说,这该是个“鼓掌庆祝”的时刻。但华尔街似乎不买账——股价反而大跌。为什么?


问题出在“细节没满分”。虽然数据中心收入创新高,但离分析师预期的413亿美元差了2亿美元。就这么一点点“小偏差”,立刻被市场解读为:难道大客户们开始收紧AI烧钱预算了?


这背后,其实是投资者对英伟达的期待太高了。贝尔德的分析师罗斯·梅菲尔德说得直白:“市场已经习惯了英伟达一路高歌猛进,现在对它近乎‘完美’地要求。哪怕打个喷嚏,也会被当成感冒前兆。”


尽管股价波动,专业机构依然力挺。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评价这份财报是“AI行业的风向标”,并强调:“推动全球AI革命的芯片公司,目前就一家,那就是英伟达。”他还预测,英伟达有望在2026年初冲上5万亿美元市值。目前,多家投行也纷纷上调了它的目标价。


总结一句话:短期市场有点“神经紧张”,但长期来看,大多数人还是相信——英伟达,依然是AI时代最闪亮的那颗星。


02


|英伟达:不是美股的“一员”,而是整个市场的“心脏”

最近有句话在华尔街越传越广:“现在决定美股涨跌的,不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而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听起来夸张?但数据告诉你:这可能是真的。

26220650-TUQGDu.jpg?auth_key=1757260799-


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影响非常深远。因为现在很多人投资都靠指数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这些产品会自动按公司市值大小来“买买买”。结果就是,只要有钱流入这些基金,英伟达就会被不断买入。


更夸张的是,数据显示,现在专门押注英伟达的杠杆ETF(也就是带“加杠杆”的高风险产品)数量,居然和追踪整个52万亿美元标普500指数的ETF一样多!大量资金和英伟达股价绑在一起,它一抖,市场就得晃一晃。


数据更直观:今年上半年,标普500指数涨的市值里,有整整35%是英伟达一家贡献的!如果英伟达股价突然跌25%,整个标普500可能会跟着跌4.4%——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摩根大通还指出,个人投资者占美股交易量的18%,比十年前翻了一倍。他们大多通过指数基金入市,以为买的是“500家公司”的分散投资。但现实是,这500家里的钱越来越往头部集中,尤其是英伟达。所谓“分散风险”,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集中押注”。


有人担心,英伟达是不是又一个“新时代的思科”,会不会重演互联网泡沫?但看赚钱能力,它可比当年的思科强太多了。思科在1996到2000年间的平均利润率是17.2%,而英伟达近五年的平均净利率高达40.34%——几乎是两倍多。


说白了,英伟达不只是“大”,它还特别能赚钱。市场对它又爱又怕,既依赖它拉动增长,又担心它“太大而不能倒”。这或许就是“顶流公司”的烦恼:你必须一直赢,赢到完美,不然市场就会翻脸。


03


|英伟达的“完美主义”枷锁

从2025年开始,AI数据中心的投资对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居民消费,这是历史上头一回!甚至有分析说,如果没有这波AI建设热,美国经济可能早就开始萎缩了。换句话说,AI基建,或许正在帮美国“推迟衰退”。


而这一切,几乎都绕不开英伟达。为什么?因为全球科技公司砸的AI钱,很大一部分最后都流向了英伟达的口袋。


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最近透露:最新一个季度,光是大型云服务商(比如微软、亚马逊这些科技巨头)就贡献了他们数据中心收入的一半。而数据中心业务本身,占了英伟达总收入的88%——是绝对的“现金奶牛”。


更夸张的是,英伟达未来的收入越来越依赖少数几个“大客户”。目前有两家神秘客户(业内普遍认为是微软和Meta)分别占其营收的23%和16%,加起来快40%了!这个比例比去年明显上升,说明英伟达的“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高。


这些巨头砸钱也不手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Meta和亚马逊今年合计要投入4000亿美元,大部分都用来建AI基础设施。英伟达预测,到2030年,全球AI基建总支出将达到3万亿到4万亿美元——相当于现在全球军费总开支的水平!


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英伟达太重要了。它不仅是一家公司,几乎成了整个AI经济的“基础设施”。它的增长还在继续,可风险也在积累——客户太集中、市场期望太高、整个经济都盯着它。一旦它哪天“喘口气”,整个市场都可能跟着抖三抖。


所以,英伟达现在就像站在山顶的巨人:风光无限,但风也特别大。大家都指望它继续“完美”地增长,可谁都知道,没人能永远不犯错。



竞泰投资建议:拥抱趋势,但保持清醒

1. 长期:继续持有AI核心资产。英伟达仍是AI算力的“水电煤”,只要全球AI军备竞赛不停,它的护城河就难被撼动。建议长期投资者继续持有,但避免重仓单一股票。


2. 中期:关注“AI产业链”扩散机会。与其只盯着英伟达,不如看整个“AI基建链”:上游:台积电(代工)、ASML(光刻机);中游:光模块(如Coherent)、服务器(如超微电脑);下游:AI应用(如微软Copilot、谷歌Gemini)。这些环节同样受益,但估值更合理,风险更分散。


3. 短期:警惕“数据依赖型回调”。每当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市场就会担心“AI支出能否持续”。

建议:关注资本支出指引(如微软、Meta财报中的CAPEX);留意英伟达供应链排产数据(如GPU交期、价格);设置止损,防范“预期差”引发的剧烈波动。


统一服务热线:
18117862238
邮箱地址:yumiao@jt-capital.com.cn
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泰合·国际金融中心18层

Copyright © 2021 jt-capit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竞泰资本 粤ICP备2022003949号-1  

快速链接

Copyright © 2021 jt-capit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竞泰资本 粤ICP备20220039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