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瞩目。中国作为全球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全球应对新冠疫情最好的国家之一,适应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变化和冲击。虽然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出现了一定的周期波动,但是整体呈螺旋上升趋势。
根据WHO发布的全球COVID-19候选疫苗报告,截止至2022年1月4日,全球处于临床在研阶段的新冠疫苗共计137个,临床前阶段的有194个。目前全球范围已有19款疫苗获批。
国内艾博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获70.974亿元融资额,成为2021年一级市场融资额最高的疫苗研发企业。非新冠疫苗的研发则受到新冠疫苗的挤压。2020年起非新冠疫苗在研数量显著降低,至2021年在研数量仅为2019年的三分之一,共计27个。同时,非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数量也显著下降,在2020-2021年,每年仅有4款获批上市。
在二级市场中,2021年中国共有89家生物医药企业分别在在中美两国三地(即A股、H股及美股)完成IPO。上市企业数量依次为57家(科创板上市34家)、24家及8家,募资金额超1300亿人民币。其中百济神州为首个“美股+H股+A股”三地上市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疫情时代下中国生物医药正在蓬勃发展。
疫情让人们意识到生物医药的重要性,除了各个国家更是把生物医药的发展提升战略地位,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监管体制的改革。除了市场的力量可以推动或者挫败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另一个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监管框架,一个成熟有效的监管体系可以为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非常大的助力。
药物以及诊断技术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漫长且资源密集,监管审批流程一直起到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这些产品一旦获批,还需要昂贵且专业化的生产过程。
新冠流行之后,促生了一个新的更快的监管框架。自2020年12月以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世卫组织以及其他监管机构已授权紧急使用或批准至少20种新冠疫苗、治疗以及检测方法。mRNA疫苗在2020年1月的时候在商业上是不存在的,如今已超过30亿剂的mRNA疫苗交付给世界各地的人。这个速度在疫情之前是没有出现过的。
新冠疫情直接受益较大的板块有IVD(InVitro Dagnostic products,体外诊断产品)、疫苗、小分子CDMO(Contract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定制研发生产机构)等。
长期来看,新冠带来的额外订单、收入会减少和消失。IVD企业、小分子CDMO企业需要利用所获资金,进行业务类型、区域等方面的扩展,消化高估值、保持业绩增长;疫苗板块的mRNA这个新赛道在国内快速发展,尽管面临技术、安全性、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挑战,仍然是很有潜力的方向。
新冠除了对业务的直接影响,也重塑了供应链。疫情期间国外供应商受到较大影响,企业寻求国产化替代,给IVD、疫苗等行业的上游带来了发展机遇。
四个关键点将会决定全球生物医药的命脉:可编码药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生物公司发展环境的变迁及价值重塑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监管体制改革。
可编码药物是指生物领域也存在像计算机一样的“程序编码”。比如DNA、RNA和蛋白质都有相应的编码。新冠mRNA疫苗就是通过mRNA编码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生产出和病毒表面一样的刺突蛋白输入人体内,从而让人体提前认识病毒并能够即时产生免疫应答。
“可编码”药物更加精确和有效,近日有消息称人类基因组测序100%完成,未来编码药物大有可为。除了人们对生物本身编码机制的了解,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做到更多事情。比如我们使用人工智能分析生物大数据的时候,能够发现很多生物遗传学与疾病之间的潜在因果,并可以用这些关联性来进行生物实验。
尽管当下看上去这一领域已经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但这其实也只是人工智能在生物领域发挥潜能的冰山一角。人工智能如今已经可以预测蛋白质的结构。
在资本追逐生物医药的同时,生物医药行业内新的风口也正在出现,比如编码药物和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融合都是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