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市场观察 > 行业动态
竞泰研究|汽车专题(二):下半场智能化
发布时间:2024-02-16

25292430-Atmxyy.jpg?auth_key=1708271999-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系列政策举措。作为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优化智能网联汽车各项功能配套,对“以点带面”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细分行业可持续发展、加速场景应用迭代具有关键作用。


从技术与行业发展趋势看,智能网联汽车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加成熟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加之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趋势明显,诸多因素叠加催生了行业发展强劲动力。全球汽车产业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成熟度标志着制造、技术、市场、配套的高水平集成能力,产业化的新赛道已经形成,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5292430-n2x23Z.jpg?auth_key=1708271999-


01


|下半场智能化

下半场智能化是决胜关键,平价智驾有望在年内推出

智能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之一,高阶智能驾驶将人从操作车辆中解放出来,显著提升驾乘体验,预期拥有极高用户粘性;同时将车企定位从传统制造业转向科技行业,收费模式从整车交易一锤子模式转向持续付费,公司投资意愿较强。


特斯拉、华为、小鹏等公司积极布局,Chatgpt式端到端大模型或将提升技术突破速度,刺激用户订购率上行,国内外法规落地完善自动驾驶上车。产品+技术+法规多维催化,智能驾驶奇点将至。


23H2,华为系和小鹏通过高端产品初步教育消费者;24年起,平价智驾落地有望带动ASP向20w上移。


25292430-mmWFrd.jpg?auth_key=1708271999-


回看全球智能手机历史复盘及要素总结

回看智能手机行业渗透率以及公司关键时间节点:

1)苹果站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爆发的起点,渗透率为10%左右(2007年),从软件和硬件的角度,定义何为“智能手机”。

2)三星站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爆发的起点,以硬件持续迭代升级+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时刻对标苹果,持续跟随。

3)小米站在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爆发的起点,全球渗透率为15%左右(2010年),以创始人的互联网运营思路为核心,定义何为“互联网智能手机”。

4)OV站在全球智能手机蓬勃发展前期,渗透率25%左右(2011年),迅速找准自身“拍照/音乐/快充”等特色,并辅以地毯式营销,定义何为“有特色的高性价比智能手机”。

5)华为站在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最快的时期,渗透率50%左右(2013年),以硬核技术为背书,性价比+品牌+营销多维并进,成功介入。


25292430-eVdbUx.jpg?auth_key=1708271999-


类比智能手机,预测智能汽车产业格局与增长逻辑

产业格局:特斯拉、比亚迪、华为基本提前锁定未来国内汽车产业终局的三席。特斯拉作为引领者类似苹果,比亚迪产业链深度垂直整合类似三星,华为相比手机,介入智能汽车的时间更早,上限更值得期待。从产业生态位来说,极致性价比和差异化体验还会有3-5家的市场空间,出海市场会有2-3家的生存空间,最终剩余8-10家厂家占据主流市场。


增长逻辑:连点成线,不断融合,将各类新技术、新应用在汽车这一终端产品上整合呈现。量上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022年国内千人汽车拥有量226辆,相比日本629辆、美国837辆,随着经济增长和“家庭变小”趋势,千人汽车拥有量至少有到400辆的空间。价上随着智驾的加入,汽车产业整体价值中枢有望上移。


25292430-mcwGL6.jpg?auth_key=1708271999-


智能驾驶依赖政策和配套基建的发展,传感器等硬件产品率先商业化落地

智能驾驶的实现,本质上是感知、决策、执行三大核心系统的协同,分别负责环境感知与定位、智能规划与决策、控制执行。


软件层面华为等多家巨头入局,头部初创企业估值高企但早期难商业化落地和盈利,大的主机厂也倾向于自研,资本赛道整体遇冷;硬件层面传感器迅速上车,智能底盘渗透率不高,有望成为下一个快速增长点。


25292430-IIak7C.jpg?auth_key=1708271999-


智能座舱有望成为标配,关注硬件设备升级和渗透机会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2022年中搭载智能数字座舱(大屏+语音+车联网+OTA)前装标配交付795.05 万辆,搭载率为39.89%,已经从新势力领军发展为行业内齐跑,增长确定性明确,有望进一步向15万级以下车型渗透成为标配。


智能座舱硬件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模态交互方案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传感器等各类硬件量价齐升;AI大模型有望显著改善智能座舱表现。


25292430-t9X82v.jpg?auth_key=1708271999-


汽车电子价值量不断提升,汽车半导体有市场增长、国产替代两大投资逻辑

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下,整车芯片的价值量将不断攀升。根据海思在2021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大会发布的数据, 预计2030年汽车电子在汽车总成本中的占比会达到5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600-700颗,电动车所需的汽车芯片数量将提升至1600颗/辆,而更高级的智能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将有望提升至3000颗/辆。


汽车芯片大致可以分为主控芯片、功率芯片、 存储芯片、模拟芯片以及传感芯片五大类。国产替代背景下,供应链自主可控进一步加速了国内汽车半导体市场的发展,在庞大市场增量下存在众多的细分赛道机会。


02


|竞泰投资建议

不管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主赛道都已经十分拥挤,竞争格局基本确定或进入门槛极高。基于电动化下国产品牌强势崛起的产业特征,叠加智能化发展趋势带来的庞大增量,汽车产业上游零部件兼有出海带来的市场增长逻辑、渗透率提升逻辑和国产化率提升三大逻辑。其中出海增量基本适用所有零部件,部分细分赛道适用低渗透率或低国产化率逻辑。


投低渗透率、低国产化率:主要集中在电动化、智能化下带来的新的零部件,如轻量化材料、空悬等;以及智能底盘、汽车半导体这些传统海外占优的领域,除硬科技属性外,国内强项的人工和制造成本占比较高的领域也值得关注。


投龙头强绑定项目: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淘汰赛,与龙头绑定保障业绩稳定性,华为产业链>比亚迪产业链。


统一服务热线:
18117862238
邮箱地址:yumiao@jt-capital.com.cn
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泰合·国际金融中心18层

Copyright © 2021 jt-capit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竞泰资本 粤ICP备2022003949号-1  

快速链接

Copyright © 2021 jt-capita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竞泰资本 粤ICP备20220039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