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光伏产业链各环节集体反弹,以硅料为例,硅料现货报价水平持续大幅抬涨,包括报价更新的频率加快,报价曾一度来到24万元/吨左右。
但许多机构认为,今年光伏行业景气度处于爬升阶段,预期今年全球光伏政策环境边际好转,光伏项目经济性预期健康,且能带动需求增长。
宏观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通知指出,加快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自动充电、快速换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应用,加快“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
企业方面,2023年开启后,在面对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及外界跨界者不断“侵袭”的局面下,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几大龙头动作不断,纷纷加码扩产,巩固企业市场份额及夯实龙头地位。
|市场成交活跃订单量价齐升
硅料价格延续上涨走势,周涨幅在11%左右,其中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在23.0-24.5万元/吨,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价差略有收窄,但一、二线企业成交价仍存在分化,复投料最低价在22.0万元/吨,最高价有个别散单在25万元/吨左右。
目前,有新订单成交的企业数量超过10家,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绝大部分有新成交的企业订单已签至2月中旬,各企业签单量都有明显增加。
硅料价格延续涨势且成交量大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硅片企业开工率仍处于相对低位,供不应求支撑硅片价格大幅上涨,且涨幅高于原料多晶硅成本,故硅片企业对于硅料价格延续涨势的接受度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硅片目前的价格与当期制成硅片的原料多晶硅价格相比,利润是相对可观的,而前期硅片企业开工率一直维持低位,且原料库存也消化殆尽,因此在硅片价格上涨至有可观利润、且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工率提升是必然,因此本周硅料的实际成交量有大幅增加。
|2023年底,国内在产企业数量将增加至20家以上
截止2月上旬,在产多晶硅企业维持在15家,年产能增量约104万吨/年,包括现有在产企业扩产项目约74万吨/年,新进企业新建项目约30万吨/年。预计上半年有释放增量的企业包括:协鑫科技、包头大全、新特能源、东方希望、内蒙东立等,下半年新增投产释放的企业包括永祥股份、新疆晶诺、宝丰能源、上机数控、合盛硅业等。
到2023年底,国内在产企业数量将增加至20家以上。
根据各家企业生产运行计划,同时考虑到各企业检修和市场价格影响投产释放进度等因素,硅料和硅片这两个环节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阶段性市场价格仍将根据终端实际装机节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投产进度、开工率调整、库存消化程度等因素波动变化。
分季度来看,1季度产业链前端供应调整有助于价格持稳,4季度需求增量大于供应增量有助于各环节库存消化,2-3季度产业链各环节供大于求的局面将相对更为凸显。
|硅料全年供过于求,短期反弹或难维持
硅业协会预计Q1产量或超31.5万吨,年底或达20万吨/月,对冲下游需求增量的压力不大,后续硅料价格持续上行缺乏支撑。2022年底硅料产能已达120万吨/年,2023年底产能或超240万吨/年,已明显超出全球需求量。我们预计硅料价格整体趋势仍将缓慢下行,价格区间约150-200元/kg。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明确2030年新能源装机占比/发电量占比超40%/20%,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
1月19日,中电联发布《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测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2023年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分别为65GW、97GW,新增装机同比分别增长72%、11%。叠加海外欧美、亚太等市场能源转型进程加速,我们预计全球2023年新增装机将达340GW,维持+33.3%的高增速。
|投资建议
随着硅料进入下行周期,光伏产业链利润进入再分配阶段。2023年绝大多数公司的盈利能力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主产业链(除硅料)毛利率回归15%的中枢区间。一体化企业能最大化享受硅料释放的利润红利。
建议把握两条主线:
一是盈利水平边际改善空间大、具备抵御周期波动能力、竞争壁垒强大、享受海外市场红利的一体化企业或辅材龙头,比如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福斯特等。
二是新技术引领市场,N型电池大幕拉开,颗粒硅+CCZ潜力大,建议关注天合光能(688599)、中来股份、协鑫科技、天通股份等。
当前已进入一季度下旬,新增产能持续释放,硅料供应持续宽松,硅料寡头惜售垒库存的价格策略很难具有持续性,预期后续将加速下行至新的均衡位置,刺激需求释放。